“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梳理苏州大学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故事,或许能给其他高校以启示。
资源整合必须“动真格”
4月6日,苏州大学举行学科建设推进会,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医学部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在此次学位评审中均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该校获评最多的学院(部),尤为引人瞩目。
苏州大学是由原苏州大学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合并组建而成,医学也是苏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以临床医学为例,苏州大学拥有全国知名的血液病学、骨外科学研究,拥有省内外知名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等。为什么上一次没能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呢?“附属医院最关心的是把病人治好就行了,过去对学科建设不太重视,也不太配合。”一位知情者说。
附属医院的“不配合”或许还有体制上的原因。作为苏州大学直属的3所附属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是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隶属于省卫生厅;附属第二医院又名核工业总医院,1988年由原核工业部(现核工业集团公司)投资兴建;附属儿童医院,又称苏州市儿童医院,隶属于省卫生厅。隶属关系的不同,决定了附属医院的财权、事权并不取决于大学。理顺大学和附属医院的关系,对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2008年年初,苏大开始探索学部制改革,将原有的医学院各系与生命科学学院、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及药学院组建成立医学部。医学部的组建,重点在于打破院系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密切附属医院与大学之间的联系,也成为学部制改革的重点。
“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互为促进的。”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强调。苏州大学决定把医学作为事业重要增长点之一,大力支持附属医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前期与后期的紧密结合;促成各附属医院建立医学教育发展基金,统筹协调资源、加强教学;将进一步把临床医学院做实,结合相关管理政策,提高临床实习水平。与此相对应,3个直属附院也要紧密依托大学的品牌优势,结合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目标,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争取在医疗、教学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正是在附属第一医院阮长耿院士、杨惠林教授,附属儿童医院汪健教授,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田野教授等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在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病学、肿瘤疾病等学科方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得以建成,此次顺利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办学经费并不十分充裕的地方大学来说,要集中发展某些学科,客观上要求学校必须进行资源的重组整合。“专业是学科的基础。我们在做大做强某些专业的同时,也要缩小甚至停办一些专业。”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晏世雷说。
传统学科要找“新方向”
对于一个学科本身来说,除了最基础的,一般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消解的过程。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有新兴学科的兴起,自然也会有传统学科的衰亡。如何促进传统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在苏州大学,我们看到了许多传统学科拓展新的学科方向的例子。
苏州大学的前身之一是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绸纺织是其传统优势学科。但随着合成纤维的产生发展,丝绸有昂贵、易皱、长时间会发黄、染色性差等缺点,客观上导致丝绸研究和应用的逐渐衰落。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张克勤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对丝绸的研究方向已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蚕丝蛋白进行功能化改造,赋予丝绸以抗皱、易染色等特性并创新性地发展蚕丝在光电转换、超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新应用;二是利用天然蚕丝蛋白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从源头上进行创新,开发有别于传统丝绸的丝蛋白支架材料,用于骨折等组织修复,可以避免现有金属、陶瓷等材料与人体组织的排斥反应。
传统学科要发展,还要大胆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在学科交叉中获得生机。苏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王家宏告诉记者,利用学科交叉优势促进学科发展的例子,在苏州大学比比皆是。如艺术学,吸收了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体育学,融入了医学(骨科)、生物学(运动免疫)、材料学(运动服装)等方面内容。王家宏说:“苏大拥有11个大学科门类,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够产生更多新的‘科研火花’。”
一般来说,还有两个外因会促使学科发展方向的调整:一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二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记者在苏州大学采访期间,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的核电站事故正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苏州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童建向记者透露,学校正考虑利用核工业总医院的优势,组织医学、物理、化学、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力量,进行核安全方面的课题攻关。“正如2003年‘萨斯’促进了公共卫生学科发展一样,日本的核电站事故对我国的预防医学来说,也会是一个发展机遇。”童建说。
学科发展需要“接地气” 苏州大学的政治学,是由新中国政治学科创始人之一的丘晓先生一手创办的。就是这样一个老牌的学科点,2005年在参加国务院学位办第十次一级学科博士点评审时,竟然“不及格”,这无疑给了苏州大学政治学科建设一针清醒剂。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金太军告诉记者,当时在师资水平上苏州大学其实并不弱,但在科研方面,如承担课题、论文专著、获奖情况、科研贡献度等,与一些名牌院校还有较大的差距。问题是,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如何才能获得那些课题、论文、奖励呢? 政治学教授们敏锐地从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中,找到了学科的发展方向。随后,一系列重大的科研课题,都是围绕“苏南经济模式”背后的地方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展开的。针对2008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他们开展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针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刻不容缓的生态文明建设,他们开展了“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等研究;针对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他们开展了“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政策与农民的‘非农化’政策研究”等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在内的高层次基金项目的支持,也是此次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重要学术支撑。“政府研究也是苏大政治学的一个传统,关键是政府研究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能够找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金太军说。 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地带,苏州大学近年来紧跟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拓展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述汤领衔组建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为例,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研究院,已经顺利形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将为以纳米产业为龙头的苏州市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高校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学科发展谋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与服务水平。”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