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力点”


来源:厦门家教网 日期:2011-12-27
更多
国务院学位办日前公布国家第十一次学位评审结果,苏州大学此次共获批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成为本次学位评审的大赢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苏州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由原来的6个猛增至19个,跃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成为近来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梳理苏州大学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故事,或许能给其他高校以启示。

  资源整合必须“动真格”

  4月6日,苏州大学举行学科建设推进会,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医学部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在此次学位评审中均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该校获评最多的学院(部),尤为引人瞩目。

  苏州大学是由原苏州大学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合并组建而成,医学也是苏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以临床医学为例,苏州大学拥有全国知名的血液病学、骨外科学研究,拥有省内外知名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等。为什么上一次没能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呢?“附属医院最关心的是把病人治好就行了,过去对学科建设不太重视,也不太配合。”一位知情者说。

  附属医院的“不配合”或许还有体制上的原因。作为苏州大学直属的3所附属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是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隶属于省卫生厅;附属第二医院又名核工业总医院,1988年由原核工业部(现核工业集团公司)投资兴建;附属儿童医院,又称苏州市儿童医院,隶属于省卫生厅。隶属关系的不同,决定了附属医院的财权、事权并不取决于大学。理顺大学和附属医院的关系,对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2008年年初,苏大开始探索学部制改革,将原有的医学院各系与生命科学学院、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及药学院组建成立医学部。医学部的组建,重点在于打破院系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密切附属医院与大学之间的联系,也成为学部制改革的重点。

  “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互为促进的。”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强调。苏州大学决定把医学作为事业重要增长点之一,大力支持附属医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前期与后期的紧密结合;促成各附属医院建立医学教育发展基金,统筹协调资源、加强教学;将进一步把临床医学院做实,结合相关管理政策,提高临床实习水平。与此相对应,3个直属附院也要紧密依托大学的品牌优势,结合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目标,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争取在医疗、教学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正是在附属第一医院阮长耿院士、杨惠林教授,附属儿童医院汪健教授,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田野教授等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在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病学、肿瘤疾病等学科方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得以建成,此次顺利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办学经费并不十分充裕的地方大学来说,要集中发展某些学科,客观上要求学校必须进行资源的重组整合。“专业是学科的基础。我们在做大做强某些专业的同时,也要缩小甚至停办一些专业。”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晏世雷说。

  传统学科要找“新方向”

  对于一个学科本身来说,除了最基础的,一般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消解的过程。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有新兴学科的兴起,自然也会有传统学科的衰亡。如何促进传统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在苏州大学,我们看到了许多传统学科拓展新的学科方向的例子。

  苏州大学的前身之一是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绸纺织是其传统优势学科。但随着合成纤维的产生发展,丝绸有昂贵、易皱、长时间会发黄、染色性差等缺点,客观上导致丝绸研究和应用的逐渐衰落。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张克勤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对丝绸的研究方向已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蚕丝蛋白进行功能化改造,赋予丝绸以抗皱、易染色等特性并创新性地发展蚕丝在光电转换、超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新应用;二是利用天然蚕丝蛋白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从源头上进行创新,开发有别于传统丝绸的丝蛋白支架材料,用于骨折等组织修复,可以避免现有金属、陶瓷等材料与人体组织的排斥反应。

  传统学科要发展,还要大胆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在学科交叉中获得生机。苏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王家宏告诉记者,利用学科交叉优势促进学科发展的例子,在苏州大学比比皆是。如艺术学,吸收了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体育学,融入了医学(骨科)、生物学(运动免疫)、材料学(运动服装)等方面内容。王家宏说:“苏大拥有11个大学科门类,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够产生更多新的‘科研火花’。”

  一般来说,还有两个外因会促使学科发展方向的调整:一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二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记者在苏州大学采访期间,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的核电站事故正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苏州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童建向记者透露,学校正考虑利用核工业总医院的优势,组织医学、物理、化学、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力量,进行核安全方面的课题攻关。“正如2003年‘萨斯’促进了公共卫生学科发展一样,日本的核电站事故对我国的预防医学来说,也会是一个发展机遇。”童建说。

  学科发展需要“接地气”

  苏州大学的政治学,是由新中国政治学科创始人之一的丘晓先生一手创办的。就是这样一个老牌的学科点,2005年在参加国务院学位办第十次一级学科博士点评审时,竟然“不及格”,这无疑给了苏州大学政治学科建设一针清醒剂。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金太军告诉记者,当时在师资水平上苏州大学其实并不弱,但在科研方面,如承担课题、论文专著、获奖情况、科研贡献度等,与一些名牌院校还有较大的差距。问题是,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如何才能获得那些课题、论文、奖励呢?

  政治学教授们敏锐地从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中,找到了学科的发展方向。随后,一系列重大的科研课题,都是围绕“苏南经济模式”背后的地方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展开的。针对2008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他们开展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针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刻不容缓的生态文明建设,他们开展了“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等研究;针对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他们开展了“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政策与农民的‘非农化’政策研究”等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在内的高层次基金项目的支持,也是此次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重要学术支撑。“政府研究也是苏大政治学的一个传统,关键是政府研究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能够找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金太军说。

  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地带,苏州大学近年来紧跟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拓展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述汤领衔组建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为例,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研究院,已经顺利形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将为以纳米产业为龙头的苏州市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高校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学科发展谋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与服务水平。”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说。

   采访后记:一流学科建设还须“有所不为”

  阳春三月,在“人间天堂”苏州采访,有意无意间你都会感觉到万物竞发的生机。苏州大学此次一级学科博士点跃居地方高校首位,似乎也得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然而,对一所以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为己任的高校来说,我们似乎还应要求更多。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经历1995年、1997年、2000年三次大的调整,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苏州丝绸工学院和核工业部所属的苏州医学院先后并入苏州大学,学科和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建国之初的几个本科专业,发展到现在的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达111个。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是好事还是坏事?

  苏州大学今年新增的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将面向全国招生。就物联网专业而言,今年全国有30所高校获准开设,其中部委所属院校26个;江苏省域内,就有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4所高校。教育部、财政部日前批准的第七批78个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物联网专业占9个,“近邻”河海大学和江南大学均在列。抢上了物联网专业的头班车,也面临着强邻的竞争,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正处上升阶段的苏州大学来说,上述担心或许是多余的,但在国内许多著名大学,学科过多、重复建设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国外一流大学的一些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反思:

  20世纪60年代,建法学院和商学院在美国大学盛行,普林斯顿大学却进行了顽强抵制。今天,普林斯顿大学依然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1969年,斯坦福大学撤销了建筑学院,当时其在全美建筑学院排名前10至12位。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建筑学院投入很大,要进前5位所付出的代价有些不值;二是“近邻”加州伯克利大学已有一所美国顶尖的建筑学院。

  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甚至认为,大学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不能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

  这些年,我们见惯了高校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但是,在“有所为”之后,“有所不为”似乎更应引起足够重视